稅費“減法”換效益“加法” 民營企業跑出“加速度” |
||
作者:車柯蒙 信息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發布時間: 2020年12月15日
分享到:
|
||
作為最具活力和發展韌性的市場主體,民營企業經營收入的穩步上升,正折射出中國經濟企穩向好的大趨勢。稅收大數據顯示,10月份,民營經濟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8.7%,1至10月份累計增長5.1%,高于全國企業總體水平1.9個百分點。 疫情影響下,今年年初,許多小微企業出現資金缺口,稅費減免“真金白銀”的紅利,是不少民營企業走出困境的重要助力。 在浙江省浦江縣的一家服裝廠里,老板孫必輝告訴記者,“多虧了減稅降費政策,我們才能撐過困難時期,現在我們的銷售額已經恢復到了去年的九成。”截至10月底,該服裝廠已享受社保費減免9萬余元,預計到年底,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還能減免近16萬元。 市場商鋪生意興隆,景區也在恢復生機。東陽市盧宅景區,生意漸漸紅火起來。“今年以來,我們公司已累計享受了疫情防控期間提供生活服務減免增值稅8萬余元、社保費減免15萬元。”東陽市一家文旅公司負責人葛燕芳說,減免的稅費讓景區內的個體戶信心不斷增強。 除了享受到稅費減免,不少小微企業還得到延緩繳納企業所得稅的政策助力。“公司在崗員工有293名,疫情發生后,發放員工工資成了最大難題。”新疆一家負責保安服務的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企業去年享受到減免企業所得稅19萬元,今年又享受到近2萬元的企業所得稅延緩至明年1月繳納的好政策,這才得以渡過難關。” 據海關統計,今年前10個月,我國民營企業實現進出口總值12萬億元,同比增長10.5%,占我國外貿總值的46.2%,比去年同期提升3.9個百分點。進出口增長和比重均有提升,民營企業強大的貿易活力愈發顯現,外貿穩定器作用更加突出。 在廣東汕尾,一家生產觸摸屏等產品的公司以往的訂單主要出口歐洲國家。受國外疫情影響,企業面臨開工延緩、工人緊缺、訂單銳減、貨品積壓和資金流短缺等嚴峻問題。面對困境,企業及時轉變經營模式,轉產升級多條生產線,出口轉內銷,牢牢穩住內銷市場,同時打通外貿市場。 “我們企業今年1至10月份出口金額超31億元,減稅降費紅利的釋放給我們企業注入了信心,增添了發展動力。”該公司財務總監詹海平說道。據了解,截至今年10月份,該企業國內市場銷售總額為139億元,占比75%以上,保障了企業總體銷售情況平穩。 在安徽,一家主攻香料生產出口的香料公司,受疫情影響,出口受阻,急需拓展國內市場。阜陽經濟開發區稅務局迅速通過增值稅發票系統進行數據比對,為企業匹配下游企業。“稅務部門幫我們迅速匹配到20余個優質下游企業,我們對接效率更高,極大節省了機會成本,由此實現銷售額增長520余萬元。”企業財務負責人李曉輝介紹道,“1-10月份,企業僅上海、江蘇、浙江三地的銷售額就達到963萬元,稅收大數據幫助我們積極應變,快速打開國內市場。” 用稅費的“減法”換取企業效益的“加法”,今年以來,稅務部門積極作為,持續推動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措施落地,助力民營企業復工復產,推動民營企業轉型升級。 |
||
|
||
|
||
責任編輯:范可新 | ||
民建中央網站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民建中央”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民建中央和民建中央網站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如有需要鏈接轉載或其它方式調用者,請注明摘自“民建中央網站”或相關字樣。 ② 凡本網未注明“來源:民建中央”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為提供更多信息和促進交流之目的,不代表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參考,我們不作任何承諾保證,不承擔任何的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 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民建中央",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聯系方式:信息中心 電話 010-85698208,010-85698216 |
地址:北京朝陽門外大街吉祥里208號(100020)電話:010-85698008傳真:010-85698007郵箱:webmaster@cndca.org.cn
您是我們的第個訪問者,備案號:京ICP備20025212號
版權所有民建中央制作維護民建中央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