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委發布“2020年上海中小微企業生存發展指數” 和“2020年上海中小企業創新能力調查報告” |
||
作者:民建上海市委 信息來源:民建中央網站 發布時間: 2020年12月09日
分享到:
|
||
自2013年以來,民建上海市委先后對本市中小微企業生存發展狀況和中小微企業創新能力開展問卷調查。2020年,鑒于年初新冠疫情爆發,為更好地反映疫情對中小微企業的影響,民建市委課題組對調查問卷指標進行了調整,增加了有關疫情影響指標。課題組面向全市中小微企業通過微信平臺共計發放問卷1445份,回收有效問卷1445份。 一、“2020年上海中小微企業生存發展指數”的相關情況 本次發布的“2020年上海中小微企業生存發展指數”值為64.50分,與2019年的65.53分相比下降了1.03分,處于近四年的最低值。這表明,疫情對中小微企業生存發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響。 具體而言,在“經營指數”“環境指數”“信心指數”中主要呈現以下變化: 第一,經營指數比2019年下降較為明顯。其中,所有分項指標均有所下降。這表明,疫情對上海中小微企業經營造成較大影響,中小微企業感到經營難度加大。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在疫情影響指標方面,受到疫情沖擊的企業占比達到30.8%,其中沖擊很大的企業占比6.37%。二是總體經營指標方面,總體經營困難的企業占比達到13.7%,同比提高了1個百分點。三是在企業運營強度指標方面,開工不足和停工較多的企業占比達到13.6%,同比提高了2個百分點。 第二,環境指數比2019年小幅下降。這表明,2020年上海中小微企業對經營環境有隱憂。其中,12個分項指標呈“四升五降三持平”。一方面,行業政策、稅收負擔、人力成本、交通物流成本等指標有上升,尤其是政策環境指數明顯提高,這表明,中小微企業對疫情下政府的政策支持具有較高的感受度。另一方面,法制環境、市場環境、開放環境、營商環境、房租物業負擔等指標有小幅下降,尤其是房屋物業負擔指數下降明顯,這表明,上海中小微企業在房屋物業租賃支出方面承受較大壓力。此外,政府服務、攤派成本、融資成本等指標與2019年相比基本持平。 第三,信心指數與2019年比小幅上升。從分項指標來看,一方面,經濟大勢指數上升比較明顯,有36.5%受訪的中小微企業認為目前經濟發展處于上升期,表明了中小微企業對經濟大勢信心增強。另一方面,受訪的中小微企業對新發展格局具有信心,有28.8%的受訪中小微企業認為新發展格局機會很大,而只有2.8%的受訪中小微企業認為新發展格局具有挑戰。此外,2020年經營思路、負擔預期、管理難度指數與2019年相比下降,這表明中小微企業對未來經營存在擔憂,經營壓力大。 二、2020年上海中小企業創新能力調查的情況 總體上,2020年上海中小企業創新能力指數為37.3分,相比2019年的37.2分高出0.1分。這表明,2020年上海中小企業創新能力比2019年有所提高,但中小企業的創新能力仍然偏低,未有根本性改變。 具體如下: 第一,在創新資源方面,上海中小企業創新資源依然沒有得到根本性改善。各分項指標顯示,中小企業自有資本水平和從資本市場獲得資本的能力均處于較低水平,創新人才資源依然缺少,獲得創新項目的能力較低。 第二,在創新投入方面,中小企業創新投入指數為12.57分,比2019年下降了0.13分,處于較低水平。有78.3%的受訪企業新增創新經費投入占總收入比重在10%以內,其中51.28%的中小企業新增創新經費投入占總收入比重在5%以內。 第三,在創新產出方面,總體較去年略有下降,仍處于較低水平。高達93.22%的受訪企業沒能獲得國家重大科技項目,84.08%的受訪企業沒有獲得過政府科技獎勵項目;74.46%的被調查企業沒有專利產出,75.85%的受訪企業沒有軟件著作版權產出。 第四,在創新環境方面,2020年中小企業創新環境指數為11.07分,比2019年的11.18分有所下降。這表明,中小企業面臨著不利的創新環境。其中,80.83%的受訪企業沒有獲得政府購買項目支持,60.42%的受訪企業沒有獲得參加政府組織創新人才培訓。 三、對策建議 一是優化機制,切實提升營商服務水平。推行統一協調、分類指導、重點突破、梯度扶持等扶持方式,設立中小微企業服務專員,建立首接負責制,實施中小微企業“直通車”服務制度,受理中小微企業各類訴求,幫助中小微企業解決實際困難。通過“一網通辦”精準推送政策。依托“上海市企業服務云”,線上線下聯動,為中小微企業提供更加方便、優質服務。通過“政府扶持中介、中介服務企業”,積極發揮中介機構的專業服務功能,逐步提升各類中介服務機構的服務能力,為中小微企業發展提供全方位服務。 二是精準施策,加大惠企政策兌現力度。采用督查、部門聯合辦公等多種形式,推動財稅等優惠扶持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實。創新金融產品,加大政策性融資擔保力度,設立中小微企業風險貸款補償基金。發展供應鏈金融,健全中小微企業信用體系,增強中小微企業融資能力,加強銀企對接,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出臺針對初創型中小微企業的免租或降低租金政策,打造中小微企業發展集聚區,推動中小微企業集聚發展。 三是鼓勵創新,增強中小微企業市場競爭力。鼓勵支持中小微企業推進科技創新,加大培育“專精特新”中小微企業力度,建設中小微企業創新基地,營造企業需求導向的產學研合作,激發全民創新活力的開放創新生態體系。加大對中小企業創新項目資金投入,對具有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的團隊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完善科技管理體制,鼓勵支持中小企業申報政府科技項目。 四是營造生態,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基于供應鏈協同、創新能力共享、數據驅動和區域生態的融通模式,構建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生態。聚焦重點產業鏈,探索建立“揭榜掛帥”機制,鼓勵支持中小微企業參與產業鏈供需對接,對接大企業產業鏈,形成大中小企業產業鏈體系。與此同時,以大企業為引領,發揮平臺型企業作用,建設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載體,促進大中小企業在研發創新、創意設計、生產制造、物資采購、市場營銷、資金融通等方面全方位合作。 |
||
|
||
|
||
責任編輯:張晶 | ||
民建中央網站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民建中央”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民建中央和民建中央網站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如有需要鏈接轉載或其它方式調用者,請注明摘自“民建中央網站”或相關字樣。 ② 凡本網未注明“來源:民建中央”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為提供更多信息和促進交流之目的,不代表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參考,我們不作任何承諾保證,不承擔任何的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 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民建中央",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聯系方式:信息中心 電話 010-85698208,010-85698216 |
地址:北京朝陽門外大街吉祥里208號(100020)電話:010-85698008傳真:010-85698007郵箱:webmaster@cndca.org.cn
您是我們的第個訪問者,備案號:京ICP備20025212號
版權所有民建中央制作維護民建中央信息中心